爱、罪疚与修复
爱、罪疚与修复

爱、罪疚与修复

[英]梅兰妮•克莱因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格式:PDF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简介

尽管讨论爱、恨的文章已经不计其数,但人们仍然被自身的攻击、嫉妒、愤怒、自我谴责等等困惑着、压抑着、纠缠着。作者通过对婴儿的观察,以及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总结出了诸多有关人的情感的起源和发展的潜意识规律。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这些情感背后的无意识心灵是如何工作的。

部分内容

内容简介  · · · · · ·
尽管讨论爱、恨的文章已经不计其数,但人们仍然被自身的攻击、嫉妒、愤怒、自我谴责等等困惑着、压抑着、纠缠着。作者通过对婴儿的观察,以及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总结出了诸多有关人的情感的起源和发展的潜意识规律。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这些情感背后的无意识心灵是如何工作的。


作者简介  · · · · · ·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1882—1960)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客体关系之母”,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在其意义深远而富于开创性的工作中,她打开了理解婴儿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这些早期心理历程支配着婴儿的内心活动。她的理论将精神分析关注的重点,从之前的“驱力”转到了“关系”上。她也被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极具贡献的领军人物之一。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儿童的发展(1921)
第二章 青春期的抑制与困难(1922)
第三章 学校在儿童原欲发展中的角色(1923)
第四章 早期分析(1923)
第五章 抽搐的心理起因探讨(1925)
第六章 早期分析的心理学原则(1926)
第七章 儿童分析论文集(1927)
第八章 正常儿童的犯罪倾向(1927)
第九章 俄狄浦斯冲突的早期阶段(1928)
第十章 儿童游戏中的拟人化 (1929)
第十一章 反映在艺术作品与创作冲动中的婴儿期焦虑情境(1929)
第十二章 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1930)
第十三章 对精神病的心理治疗(1930)
第十四章 论智力抑制理论(1931)
第十五章 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1933)
第十六章 论犯罪(1934)
第十七章 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1935)
第十八章 断奶(1936)
第十九章 爱、罪疚与修复(1937)
第二十章 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1940)
第二十一章 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情结(1945)
附录一 批注
附录二 克莱因生平年表
立即查看

版权信息

查看
×
扫码关注公众号
回复“电子书”获取密码
在方框内输入密码即可下载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