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裂缝
历史的裂缝

历史的裂缝

雷颐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PDF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简介

作者平素广泛参与文化讨论,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着力从近现代中国史的只鳞片羽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注超越时代的复杂人性与社会幽暗的方方面面,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

部分内容

本书分为四个版块,“历史总会被记起”和“斯人已逝”两辑说的都是旧人旧事,立脚点却在今天,希望能打捞一些历史的残骸,引起注意。1870 年代清政府的海防与塞防之争,全局问题由于全局讨论得以妥善解决;1940 年中央研究院院长补选,学术与政治相互博弈而能保持微妙的平衡。作为晚清第一代驻外使臣,郭嵩焘因“崇洋媚外”不被世人理解,晚景凄凉;胡适晚年以净友自居对国民党提出一系列批评和建议,然不被理睬,独自彷徨。

“历史的余波”和“不该遗忘的伤痛”两辑收录了部分文化评论和文学评论。林则徐破坏“夷夏之防”与李鸿章隐瞒疫情的当代启示,“拿伯的葡萄园”中保护私产的法治意识,美国政府镇压“退伍补偿金大军”的历史伤疤,茨威格对于战争的反思与人性的绝望,托斯卡尼尼面对法西斯暴政表现出的良知与洞见,卡夫卡的小说对于东方民族遭遇的惊人预见,等等。内容看似庞杂,贯穿其中的是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

作者平素广泛参与文化讨论,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着力从近现代中国史的只鳞片羽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注超越时代的复杂人性与社会幽暗的方方面面,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
作者简介  · · · · · ·
雷颐,1956年出生,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当农民数年,然后当兵,又复员当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著有《取静集》、《经典与人文》、《被延误的现代化》、《萨特》等,译有《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等。

目录  · · · · · ·
第一辑 历史总会被记起
【末世预言】 曾、赵之辩:清王朝到底还能撑多久
【权臣发家】 成大事不能昧于历史大势
【衙门矛盾】 李鸿章与阿思本舰队——清政府初次试办海军的失败
【小国强国】 在“理”与“力”之间——清季的中国外交
【边患国防】 事关全局,全局讨论——晚清海防、塞防之争
【新式事物】 铁路与政争——李鸿章修铁路
【洋务运动】 清末企业的官办与商办
【义和团案】 “臣不得不死”——封建专制下的君臣关系
【立宪革命】 1905:三种力量角力中国
【博弈游戏】 学术与政治——1940年中研院院长补选记
【天灾人祸】 白修德与40年代“中原大饥荒”
【政党兴衰】 从“起朱楼”到“楼塌了”——国民党的大陆岁月第二辑 斯人已逝
【转型悲剧】 “一蓑烟雨任平生”——郭嵩焘的崎岖人生
【启蒙新民】 中国的“百科全书式”巨人——梁启超的现代意义
【自由主义】 胡适晚年政治思想述要(附:偶贩书记)
【教育独立】 校长当如竺可桢
【文人自尊】 “我们都是民众!”——关于顾颉刚
【史家本事】 “寓论断于序事”的陶菊隐
【国民批判】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储安平与《英人·法人·中国人》
【传奇主角】 风华绝代,终成历史——漫话宋美龄第三辑 历史的余波
【国际接轨】 林则徐与“文化安全”
【官场风气】 从李鸿章隐瞒疫情说起
【时代叛逆】 帽子、辫子与传统的形成
【纳粹屠杀】 莫让心灵在黑暗中行走
【消费社会】 文人还会被尊敬么
【角色变迁】 臣民·公民·知识分子
【制度失信】 测谎器的哲学原理
【私产保障】 拿伯的葡萄园
【民间团体】 “社会”的意义——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的启示
【文化开放】 新词与方言
【权力屈从】 “五四”雕塑与“公共记忆”
【历史定律】 忧天下,探世变——柏杨与《中国人史纲》
【史剧误导】 复杂暧昧:《走向共和》的价值取向
【影视编造】 “历史”的荧屏书写第四辑 不该遗忘的伤痛
【政府镇压】 历史的“伤疤”
【人性血案】 用罪恶证明“存在”
【爱国流亡】 泪为谁流——海涅的一次心灵震荡
【暴政狂热】 托斯卡尼尼的洞见和良知
【世界大战】 牢记“昨日”——读《昨日的世界》
【关键时刻】 历史的“灵感”——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苏联崇拜】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良知为何瘫痪
【斯大林热】 爱伦堡的困境
【中国寓言】 关于卡夫卡的“另类阅读”
跋 不可缺少的精神维生素
立即查看

版权信息

查看
×
扫码关注公众号
回复“电子书”获取密码
在方框内输入密码即可下载
确认